
「因為松下、井植歲男與梅野一天工作18小時、一週工作7天,他們在十二月底之前就能夠完成訂單。」松下幸之助就是這樣勤奮的人,在當時,他只是一位名不經傳的日本商人。除此以外,他也致力尋求更美好的世界,在人生的晚期,他全力投入人性的研究,及經營「PHP研究所」(並非 PHP Program,而是Peace and happiness through prosperity,意思為在繁榮中獲致和平與幸福)。
「人類有選擇的權力」是其中一條他堅信的理念,「我相信人是能為自己的命運負責﹑有自由意志的行為者,他們有所選擇……一條路通往和平幸福,另一條則是將我們帶往混亂和自我毀滅。」
他告訴旁人,有人自認為是最無助的無名小卒,這種想法毫無意義,在他自己的生命中,他曾經歷過數百個重要的選擇機會,從他還是一文不名的孩童時代就開始了:要不要待在五代腳踏車店﹑要繼續在大阪電燈工作還是自行創意﹑在一九一七年十一月要放棄還是繼續嘗試﹑在一九二零年代要放鬆還是設定更高的目標。他和他的PHP研究助理回顧其經歷時,他下了一個結論:如果他相信自己是個軟弱的無名小卒,事情的發展可能完全朝另一個方向,他的人生將是截然不同。
他覺得,「人無從選擇」這種想法,會使人軟弱和喪失力量。